從做產品到做平臺 鮮易控股轉型升級
發布日期:2016-12-20 來源:大公網
大公財經12月20日訊(記者馮雷)是什么樣的公司能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后6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視察期間、中央黨校培訓時當作案例講解。它就是河南鮮易控股公司,一家從生豬屠宰生產商轉型為生鮮供應鏈集成服務商,以“雙創”驅動企業轉型升級的探索,成為河南傳統企業轉型的樣本。
鮮易控股董事長朱獻福向記者講述企業蝶變之路 馮雷 攝
日前在公司展廳,該公司董事長朱獻福向河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30多名記者介紹說,“去年9月24日,李克強總理來該公司視察,就是在這里近一個小時和我們聊‘互聯網+’,講‘雙創’、‘四眾’,談‘新興經濟和傳統經濟融合的雙動能’??偫韺ξ覀兲岢鲆鶕业奶柭?,發出連環炮,排子炮,不僅要有大動作,還要有彈坑,要有大成效。”
鮮易控股有限公司是由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鮮易供應鏈有限公司、河南鮮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重組而成,致力構建智慧生鮮供應鏈生態圈。鮮易網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生鮮食品B2B交易平臺。鮮易供應鏈定位于中國溫控供應鏈集成服務商,運營冷鏈馬甲線上交易平臺,提供溫控供應鏈專業服務和增值服務。眾品股份定位于生鮮食品產業鏈服務商。
從眾品到鮮易,不僅僅是名字的改變,也是公司從傳統加工制造業向現代產業互聯網企業轉型的標志。鮮易控股通過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改造提升傳統農牧產業和食品加工制造業,發展現代物流服務業和線上平臺。
生鮮食品很容易變質,配送的時限要求嚴格。以冷鏈倉儲能力、冷鏈運配能力和冷鏈貨流信息為交易的冷鏈馬甲平臺就破解這一難題,通過撮合交易,優化物流節點和路徑。冷鏈運輸空載率和冷庫空置率降低10個百分點,而且減少流通環節。此外,鮮易控股在全國建設15個銷地生鮮物流配送中心和10個產地生鮮加工配送中心,物流服務和市場網絡覆蓋全國26個省、區。
線上,鮮易網、日日鮮、冷鏈馬甲等3個電子商務平臺組成“天網”;線下,由眾品食業的食品產業鏈和鮮易供應鏈運營的流通加工、冷鏈物流配送、360集采分銷、國際集采貿易等組成“地網”。“天地網”結合,“線上下”聯動,構成轉型升級的原動力。
朱獻福說,通過互聯網+行動,形成開放共享、共生共贏的智慧生鮮供應鏈生態圈,使上萬個供應商、采購商、生產商、品牌商、運營商、配送商、服務商成為生態圈中的在線員工,共享金融、數據、技術、標準、信息等資源要素,進入公司的創新創業體系,將創業與就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降低創業門檻和成本。
鮮易控股將生鮮電商與線下產業相結合,打造O2O生鮮供應鏈服務模式,實現從源頭到餐桌全程可控制、可溯源,改變傳統的生鮮供應鏈模式。
該公司黨委副書記王娟說:“過去一年里,我們牢記總理的囑托,圍繞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涌現出許多創業平臺,創業平臺上孵化出海量的創業平臺和海量的創業團隊,平臺+海量創業項目+海量創業團隊已成為公司的組織景觀,通過一系列的創新舉措,推動著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帶動生態圈的合作伙伴創業創新。”
“一年來,最美鮮易人評選、眾品項目路演,讓我感受到了公司濃郁的創業氛圍。原來的同事在新平臺上大展身手,追逐著青春的夢想。”鮮易供應鏈姜奇勝說,“在鮮易,如果不通過‘雙創’干出點什么,都對不住青春。”
7月,鮮易供應鏈運營內部員工創業團隊提出的年底前打造9條冷鏈卡班線路的計劃獲公司立項。姜奇勝說,通過員工眾籌及社會車輛加盟形式,公司先后投入先進的冷藏車30臺,后續運營線路增加車輛將達60臺以上,直接帶動就業150人以上。項目組員工及眾籌司機平均月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鮮易的創新,不僅包括以物聯網技術應用、信息技術、食品科學技術、工程裝備技術的綜合科學技術創新,還包括業態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組織創新等生產關系創新。朱獻福說,“公司通過‘雙創’正在推動企業從生產性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平臺型企業和生態型企業轉型,生態是多元多維的,是交際共享的,這就是共享經濟。”
對于在今后公司發展,朱獻福說,他們將繼續按照生鮮產業互聯網的定位,通過不斷探索“雙創”新路子、復制“雙創”案例模式等一系列“連環炮”、“排子炮”,持續整合產業鏈,優化供應鏈,重構價值鏈,完善多元多維、開放共享、共生共贏的智慧生鮮供應鏈生態圈。到“十三五”末,鮮易控股營業收入將突破千億元人民幣,扶持萬家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帶動百萬創客創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