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放心肉”工作經驗全國推廣,對無證生豬屠宰實行“零容忍”
發布日期:2014-12-08 來源:泰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張仲明 通訊員 王永明)提到生豬屠宰場,不少市民的印象是臭氣熏天,污水橫流。日前,記者在姜堰區生豬定點屠宰企業——泰州眾品食業有限公司車間參觀屠宰過程時驚訝地發現,整個車間環境非常整潔,流水線上工作人員分工明確,動作專業。不僅如此,現場還有檢疫人員設立了多道關口,一旦檢疫出不合格的動物產品,都將按規定作無害化處理。
為了讓市民吃上“放心肉”,市委市政府將生豬屠宰管理列為各級黨委、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強力推進生豬屠宰行業專項清理整頓,努力推行工廠化屠宰、品牌化經營、冷鏈化流通、冰鮮化上市、一體化管理的新型經營管理模式。
在11月28日召開的全國畜禽屠宰監管暨生豬屠宰專項整治工作會議上,泰州作為唯一地級市在大會上典型發言,相關工作經驗受到國家主管部門肯定,并要求在全國推廣。
今年5月,市農委在全市組織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市共有生豬屠宰場78家,其中已取得《生豬定點屠宰證》企業9家,69家為無證企業。這些無證企業大多是計劃經濟時代食品站改制后的企業,遺留問題多,人員復雜。
由于無證屠宰場布局分散,難以監管,由此帶來生豬屠宰中一定的安全隱患。為加強生豬屠宰行業管理,規范屠宰行為,6月份我市出臺《泰州市生豬屠宰清理整頓工作方案》,決定從今年7月份起至明年6月底,在全市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生豬屠宰專項整治行動。
“畜禽屠宰管理是農業部門新增的一項職能,此次行動是職能調整后我市針對生豬屠宰行業進行的首次大規模清理整頓。”市農委主任毛正球說,此次清理整頓最大的特色是,對無證生豬屠宰實行“零容忍”。
整治期間,我市對無證生豬屠宰場開展全面清理,不在規劃設置范圍內、無定點屠宰資格證的生豬屠宰企業,分批逐一關停,并拆除屠宰設施、停止派駐檢疫。據了解,截至11月底,全市69家不合格屠宰場已累計關閉37家,其中興化市18家、姜堰區9家、靖江市2家、泰興市5家、高港區2家、醫藥高新區1家。明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無證屠宰場將全部關停。
無證生豬屠宰場關閉后,相關從業人員何去何從?
市農委畜牧獸醫處處長夏新山介紹,在清理關停過程中,相關部門指導被關閉屠宰場的從業者實行分流、轉型,協調獲證定點屠宰企業吸納相關人員,并安排專項資金,通過政策補償、配套獎勵等,妥善解決被關閉屠宰場資產、人員等遺留問題。夏新山舉例說,泰興構建了生豬配送體系,由被關停生豬屠宰場從業人員負責生豬收購,并運輸至定點屠宰企業。此舉既解決了原生豬屠宰從業人員的就業問題,同時也保障了定點屠宰企業的生豬供應。
為有效防止不合格生豬屠宰場關閉后生豬私屠濫宰現象的發生,市農委還聯合市公安局,集中開展了打擊生豬私屠濫宰聯合執法行動,有效震懾了生豬私屠濫宰違法行為。據統計,截至10月底,全市農業和公安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936人次,發放宣傳材料5274份,檢查生豬屠宰場171家次、農貿市場等414個次,現場查獲未經檢疫豬肉936公斤。
整治中,我市還強化對獲證企業監督審查。近期,市農委與市環保局聯合執法,對全市9家獲證企業全部進行現場監督審查,規范相關企業在動物防疫、環保、衛生、檢疫檢驗設施設備等方面的行為。
此外,我市還通過建章立制,努力構建畜禽屠宰監管工作長效機制。目前,全市已建立“政府負總責、各部門各負其責、企業負主要責任”的監管工作機制,并建立了舉報稽查、追根溯源、督查問責、涉案線索移送與案件督辦等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