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提高?提升 ——《許昌市2012年服務業提升計劃》解讀
發布日期:2012-01-20 來源:許昌日報
近年來,我市依托三國文化大力發展旅游文化產業。圖為春秋樓景區。 喬利峰 攝
我市文化演出市場日益繁榮。 喬利峰 攝
近年來,我市鈞瓷文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喬利峰 攝
近年來,我市鄉鎮、村(社區)衛生綜合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圖為嶄新的衛生室。 喬利峰 攝
圖為我市服務業重點企業眾品食業。 喬利峰 攝
近年來,我市公共交通運輸網絡不斷健全。圖為鄭許公交開通儀式。 喬利峰 攝
近年來,我市商品市場不斷發展繁榮,商品供應充足?! 汤?攝
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升……為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重持續、求協調、促提升、惠民眾”的總體要求,日前,市委、市政府制定下發了《許昌市2012年服務業提升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對2012年全市服務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進行了明確,成為指導我市服務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計劃》指出,我市2012年服務業發展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省九次黨代會、市六次黨代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升”的要求,以重點企業培育、重點領域改革、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會展等現代服務業,扶持發展信息服務、創意設計、科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改造提升餐飲住宿、商貿流通、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發展壯大健康產業、社區服務、養老服務等新型業態,推動全市服務業提升進位。
“2012年,力爭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以上,略高于全市生產總值增速,略高于全省服務業平均增速,在全省的發展位次有所提升。”這是《計劃》明確提出的2012年我市服務業的發展目標。
結合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計劃》進一步明確了2012年全市服務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包括著力推動重點領域加快發展、著力推動重點企業發展、著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同時,《計劃》還明確了幾項保障措施,主要有落實各項支持政策、優化發展環境、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健全和完善統計體系等。
關鍵詞:現代物流業
【目標】2012年,全市現代物流業增加值增長14%左右。
【措施】我市將圍繞“3615”現代物流業提速工程,從完善規劃入手,積極推進項目建設,全面提升東城區、長葛市、許昌縣、魏都區、航空物流港、眾品冷鏈物流港六大現代物流園區發展水平,推進現代物流園區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建立集投融資服務、技術服務、信息服務等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吸引大型投資企業以入股形式參與園區建設。啟動許昌新區口岸作業區的開發與建設,在許昌新區建立物流產業轉移基地,搞好與鄭州物流功能區的有效對接,積極承接鄭州國際物流中心的現代物流業務。積極推進糧食、中藥材、花卉苗木、煤炭等10個特色產業物流中心項目建設,大力扶持5家以上年經營收入超10億元的重點物流企業,優化資源配置環境,延伸產業鏈條。
關鍵詞: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
【目標】文化旅游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全市文化旅游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進一步提升。
【措施】圍繞提升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我市將以品牌打造文化旅游產業新優勢。依托我市“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閑之旅,神垕古鎮—體驗之旅”三大文化旅游資源品牌優勢,以灞陵橋景區項目綜合開發為重點,進一步提升三國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神垕古鎮綜合開發為核心,加快禹州鈞瓷文化改革發展實驗區的推進步伐,精心打造鄢陵縣5A級田園生態休閑旅游區。大力實施“1238”文化振興計劃,推動鈞瓷產業、生態文化產業、發制品產業、傳媒創意產業四大文化產業集群加快發展。加大文化設施建設,在市區建設一批具有較高水準的文化娛樂設施和公益性文化設施,豐富文化旅游新載體。充分利用我市生態資源優勢和休閑度假環境,加強與中原歷史文化旅游區、南水北調中線生態文化旅游帶的重點旅游景區和精品線路的對接,圍繞南水北調中線許昌段,搞好水系及生態廊帶景觀項目的謀劃與建設。圍繞三國文化周、鈞瓷文化節、花博會等省內外具有較大影響的大型會展活動,積極謀劃和推進會展項目建設,以會造勢,實現會展經濟與旅游經濟的有效對接,加快我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關鍵詞:發展壯大金融服務機構
【目標】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以上,全市金融業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000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突破800億元。
【措施】近年來,我市金融服務機構不斷發展壯大,股份制銀行入駐數量位居全省前列。2011年,我市金融機構存貸款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2012年,我市將進一步加強與鄭州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業務聯系和對接,積極引進外埠股份制商業銀行到許昌設立分支機構。推進許昌銀行增資擴股,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做大做強許昌銀行。加快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實現新設立村鎮銀行轄區內全覆蓋,力爭轄區內各農村信用聯社全部達到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的標準,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中小企業融資和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縣域經濟和農村的金融支持力度。發展壯大保險、證券、期貨、信托等非銀行金融機構。
關鍵詞:產業集聚區配套服務設施
【目標】搞好產業集聚區生產及生活性服務業規劃布局,提升產業集聚區服務功能,逐步實現二產、三產互動發展。
【措施】在產業發展中,產業集聚區具有重要的載體、平臺作用,可以說是轉型發展的新載體、經濟發展的新極點、產城融合的新空間。2012年,全市要積極推進產業集聚區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為產業集聚區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支撐。
一要持續推動產城互動。統籌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舊城區改造和新城區建設,通過完善產業集聚區周邊城區居住、學校、醫院、商業、文化娛樂等功能,積極推進公交、通信、銀行等公共服務向產業集聚區延伸,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實現產城互動。
二要逐步完善生產性服務配套。要按照主導特色產業定位,圍繞主導產業和配套產業發展需要,加強檢測檢驗、專業物流、信息平臺等生產性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國家級和省級企業研發中心建設。
三要加快完善生活性服務設施。抓住國家加快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設的重大機遇,借助國家政策性資金,在產業集聚區內規劃建設一批職工公寓、綜合服務中心等必要的生活性公共服務設施,解決職工基本居住問題,完善最基礎的必要的生活設施。
關鍵詞:扶持發展新興服務業
【目標】信息服務、創意設計、科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以上。
【措施】2012年,全市將以工業信息化改造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為重點,推動信息服務業加快發展。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電信提升工程建設步伐,優化網絡結構,提高網絡性能,從業務、網絡和終端等層面推進“三網融合”。推進“數字許昌”工程建設,重點抓好數字農業、社會保障信息系統、社會公共安全保障信息系統、科教信息系統以及電子商務等信息領域項目建設,不斷完善我市基礎網絡平臺、應用支撐體系、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圍繞中原電氣谷的開發與建設,大力發展關聯度高的軟件產業,積極承接軟件服務外包業務。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產業集聚區創意設計、技術研發等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建設。
關鍵詞: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
【目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以上;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增長14%以上,客運量、客運周轉量增長11%以上。
【措施】《計劃》提出,要改造提升餐飲住宿、商貿流通、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要完善提升商貿服務業。加強商品市場規劃工作,超前謀劃要素市場。進一步完善許昌市主城區、許昌新區商業網點規劃布局,完善服務功能,增強輻射能力,積極推進市區南關商貿中心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市區商業網點服務功能。加快規劃建設一批商務服務、時尚消費、休閑娛樂等特色街區。加快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步伐,在東城區建設一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各縣(市)主城區分別建設一家農產品交易市場。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鄉鎮連鎖商業中心配送功能,提高商品配送率,全面推行農家店信息化建設,實現農家店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融合。大力發展早餐、快餐工程,在市區設立100個早餐網點,打造餐飲業新亮點。積極實施名牌戰略,振興“老字號”餐飲業,加快發展餐飲連鎖經營。圍繞“一中心五組團”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以半小時快速通道建設為基礎,以道路運輸場(站)建設為重點,加強鐵路、公路、機場、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機銜接,推進許昌零換乘中心及有關縣(市)客運場(站)建設,完善各組團交通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和優化城鄉一體的公共交通運輸網絡體系。
關鍵詞:發展新型業態
【措施】《計劃》提出,要加快發展健康產業、養老機構、社區服務的新型業態。要加快各縣(市、區)城區養老機構建設。充分利用閑置的學校、廠房等場所,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形式,建設一批養老服務機構。有計劃在全市城市社區全部建設專門為老年人提供日間托養、送餐配餐、休閑娛樂、家政服務等多種服務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積極完善養老服務機構民辦公助制度,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興辦養老服務業。依托鄉鎮敬老院,加快推進鄉鎮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實現敬老院向區域性、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的轉型?;I建“12349”社區為老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實用的社會化養老信息服務。
關鍵詞:中心鎮區、新型農村社區
【措施】以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發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明確的發展之路。而中心鎮區、新型農村社區是新型城鎮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計劃》提出,要重點推進整合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文化、衛生等部門在基層的辦事資源,設立便民服務站,實行 “一站式”服務。加強暫住人口登記和暫住證辦理的管理,推進社區流動人口管理服務。開展社區志愿者服務,完善志愿服務激勵機制。鼓勵扶持形式多樣的慈善組織、群眾性文體組織、科普組織,為社區群眾提供服務。推進社區社會化服務。積極引導社區內部和周邊單位將食堂、浴池、文體和科教設施等向社區居民開放,支持企業通過連鎖經營提供超市、餐飲、家政服務、洗衣、維修、再生資源回收、中介等社區服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物流配送平臺幫助社區內中小企業實現服務模式創新,推動社區商業體系建設。積極打造集郵件收寄、投遞、農資和生活消費品銷售、代收代付、農技服務、金融服務、文化服務于一體的綜合網絡服務平臺,將郵政服務延伸到許昌農村,切實服務“三農”,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在中心鎮區和新型農村社區,將原有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提升為新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新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達到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標準和服務水平,凸顯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基本醫療“六位一體”的服務功能。
關鍵詞:重點企業
【措施】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發展,特別是離不開重點企業的助推。
《計劃》提出,要著力推動重點企業發展。要繼續實施服務業重點企業培育計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點推進萬里集團、眾品冷鏈物流、萬通運輸、華中醫藥物流、萬家中醫藥物流、花都溫泉、大宋官窯等高成長性現代服務業企業加快發展,進一步發揮重點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適時調整市服務業重點企業,選擇一批帶動作用強的骨干優勢企業和市場潛力大、發展前景好的新興企業納入全市重點企業管理范圍,通過政策扶持、深化改革、優化外部發展環境、發展壯大重點企業,從而帶動全市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全面提高。
關鍵詞:重點項目
【目標】2012年,全市計劃安排服務業重點項目18個,總投資13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2.2億元。
【措施】項目是產業的支撐。要想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更需要一批重點項目的支撐。
《計劃》提出,要著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在現代物流業領域,著力推進許昌糧食物流園、東城區汽車公園、鄢陵中原現代花木物流園、禹州萬家中藥材物流港等項目建設;在文化旅游產業領域,著力推進花都溫泉度假區綜合服務功能改造提升項目,中原國際大酒店、河南花溪休閑農業旅游度假區等項目建設;在其他領域,著力金融服務提升工程、電信提升工程、許昌廣電大廈等項目建設。通過項目帶動,積蓄發展能量,提升發展水平。
關鍵詞:保障
【措施】一要落實各項支持政策。按照國家服務業發展指導目錄,明確全市鼓勵和扶持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行業,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出臺的鼓勵支持服務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在土地使用、規費減免、稅收優惠、立項審批、市場準入等環節,營造良好的政策保障環境。重點謀劃一批支撐能力強、關聯度高、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服務業項目,充實到國家、省兩級服務業引導資金項目庫,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更多的國家、省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扶持。進一步完善全市服務業引導資金的投入機制,充分發揮全市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作用,引導信貸和社會資金投入服務業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較大影響的服務業發展項目載體。
二要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打破市場分割和部門壟斷,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管理規范的市場準入制度,嚴格按照政策依據辦事,做到不截留、不棚架,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建立完善服務業標準體系,積極推行國家在物流、旅游、商務中介、物業管理等領域制定的服務標準,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整頓和規范服務業市場秩序,建立完善工商、質監、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的聯動機制,打擊各類侵權行為,加強服務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公共征信平臺,提高全民誠信意識。
三要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工業企業內部的服務業剝離。支持眾品冷鏈物流、萬里集團、萬通運輸3家已納入國家、省盤子的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試點的物流企業,以及青山金匯、華麗紙業、恒豐實業、裕豐紡織、今麥郎食品5家納入省工業企業內部物流業務剝離試點的企業開展試點工作,及時總結聯動發展和剝離的工作經驗,研究制定我市支持政策和工作方案,有計劃、分步驟推動我市工業企業內部服務業分離工作。支持我市工業企業運輸、倉儲、配送、后勤服務等非核心業務外包,提高社會化、專業化服務規模和水平。
四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健全新型招商引資體制和激勵機制,拓展符合國際慣例的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會展招商、網上招商等社會化、市場化招商方式,逐步形成政府引導、中介牽線、企業主動的招商運行機制。依托重點企業和特色園區、街區等載體,拓寬利用外資領域,吸引外資投向現代服務業領域。建立服務業招商引資項目庫,支持服務業企業參與各類投資洽談會、項目推介會。組織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商貿流通等領域的專題、定向招商活動,爭取服務業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突破。
五要健全和完善統計體系。一是抓好服務業統計工作。進一步完善服務業統計制度和辦法,搞好服務業運行監測分析制度,抓好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市、區)、許昌新區、國家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區及省、市服務業重點企業的服務業統計、監測和分析工作。二是強化目標任務的分解與考核。將服務業發展包括增加值增長速度、占GDP比重等重要指標列入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的考核體系。各地各部門要圍繞“服務業提升計劃”所提出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按照職責分工,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責任人和進度要求,定期檢查,抓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