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河南眾品:合縱聯橫 逆市飛揚
發布日期:2012-01-10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鄭州1月9日專電(記者王浩、尚倩)2011年,對于朱獻福和他領導的眾品團隊來說,可謂甘苦自知。
令人稱奇的是,2011年9月,河南眾品再度入選美國《財富》雜志“全球百家增長速度最快企業”,成為中國上榜企業的唯一一家食品企業。據悉該排行榜是根據各公司過去3年的收入、利潤增長以及投資收益得出的。2008年至2010年眾品收入及凈利潤分別增長75%和80%。
一年里,面對不可預知的系統風險,眾品承受磨難,歷經等待,一路披荊斬棘,最終鳳凰涅槃。
是什么助推了“眾品”逆市飛揚?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獻福說:“傾力打造打造肉類產業鏈整合商和冷鏈食品集成服務商。我們是倡導者,也是受益者。”
建立多方合作機制從源頭保證食品安全
“向歐美出口的產品,標準是很高的,你們作出了榜樣。”——2011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眾品集團視察時,得知眾品集團的產品已經出口(或轉口)到了歐美、日本等國際市場時稱許道。
其實,眾品能夠贏得挑剔的歐美消費者的信任,關鍵在于他們用多方合作機制構建的現代農牧合作平臺。
所謂多方合作機制,是指由眾品集團牽頭,通過將養殖種植場、飼料廠、政府農牧部門、金融機構、眾品農牧公司等多方具有緊密聯系的組織結合在一起,在政策引導下,以誠信為基礎,以金融為依托,以利益為紐帶,以龍頭企業為平臺,形成集“政府引導、金融支持、良種推廣、飼料經營、技術服務、訂單生產、風險防范”為一體的現代農牧合作平臺。
各主體通過“簽訂合同、信守承諾、建立基金、規避風險”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利益最大化,形成眾品公司龍頭帶動、合作養殖場廣泛參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生豬產業聯盟發展模式。
這個模式,創造性的整合了上游產業鏈,將飼料、獸藥、疫苗生產廠家和養殖場進行整合,以合建種豬場、飼料廠為支撐,以生豬屠宰加工為拉動,通過政府部門支持,與金融機構和養殖場合作,選擇理念超前、管理先進的標準化養殖場作為多方合作的示范基地,從源頭上保障食品安全。
眾品集團借助這一模式,出色的完成了合縱策略,由此實現了從“源頭”到“餐桌”全程食品安全系統管控。截至目前,眾品公司大中原五個產業基地先后推廣了這一模式,帶動養殖場、養殖戶,保證了眾品優質原料,并且達到了質量可控,來源可追溯的標準。眾品由此成為河南省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基地。
眾品集團計劃在2011—2012年,把“多方合作”的合縱模式在大中原五個產業基地和天津眾品等基地推廣,使參與聯盟合作的養殖場發展到600個,養殖密集區79個,年出欄生豬近600萬頭。
眾品得慧:打造肉類產業鏈整合商
《茶經》載:“獨品得神,對品得趣,眾品得慧。”
對茶道頗有研究的朱獻福,從企業創辦之初就敏銳的意識到:“任何一家企業,如果想做大的話,不能僅僅依靠自身資源,必須學會充分調動社會資源。”眾品也因此得名。
如果說“多方合作”是眾品合縱之舉,那么傾力打造肉類產業鏈整合商則是眾品蓄謀已久的聯橫戰略。
眾品人深知,當前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競爭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市場競爭已經由產品之間、企業個體之間的競爭升級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作戰的供應鏈已經成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利器”。
眾品公司執行董事本??聘嬖V記者,眾品一開始就把打造肉類產業鏈整合商作為角色定位,整合社會資源,借路開車,從而做大做強,實現合縱聯控。毫無疑問,在種植業—畜牧業—肉制品加工業—物流業—零售業這個直線鏈條中,眾品要做的,是要把這個直線鏈條改造成為金字塔形狀,并始終站在塔頂。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領航資格。
為此在產業鏈上游,眾品建立健全了在雙贏機制下安全、充足、優質的原料基地,鞏固產業鏈的基礎,增強產業關聯度。2005年10月,又與跨國農牧企業合作,建立標準化養殖基地,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源頭產業。
在產業鏈中游,眾品按照差異化發展戰略,通過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致力于建立從蔬菜基地到蔬菜加工的速凍蔬菜產業鏈和肉類加工基地,形成了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到綜合加工梯次開發的產品格局。
在產業鏈下游,眾品在競合理念指導下,積極加強與肉類供應鏈各環節的聯盟與合作,使自身形成了從物流配送到終端銷售的“終極網絡”。在國內市場,“眾品”牌放心肉覆蓋到24個?。ㄊ?、自治區),兩大類產品雙雙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眾品商標被譽為中國馳名商標。
在聯橫之路上,眾品以“鏈主”地位和影響力積極推動,孵化了一大批本土特色食品企業,建立了同百勝、棒約翰、麥德龍等國際餐飲、零售業巨頭的戰略合作關系,目前,眾品物流本部基地是小肥羊的全國總倉之一;許昌胖東來和洛陽大張量販的商超倉儲、分撥配送以及其他庫內增值服務由眾品提供;新鄭好想你在倉儲、運輸、供應鏈金融上與眾品合作……
眾品也因此收獲了全行業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
立足大中原,布局全中國,做大產業集群
“立足大中原,做透大中原,整合全國資源”,是河南眾品的又一個宏偉目標。
在眾品展廳的墻上,掛著兩張地圖,一張是河南省地圖,一張是全國地圖。
河南省地圖上有五個醒目的紅點,分別位于總部長葛和偃師、湯陰、遂平和永城。這是眾品在河南省內布局的五大基地。
2006年,眾品成功在美國上市后,投資3.18億元在長葛興建了年產16萬噸無公害豬肉及制品的綜合加工國債項目。
此后,隨著管理、人才、技術、資金的到位,以長葛項目為標準復制模板,眾品先后沿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在豫南駐馬店遂平、豫北安陽湯陰、豫西洛陽偃師、豫東商丘永城,分別開工建設了4個集畜禽屠宰、肉制品及特色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于一體的綜合產業基地。
近年來,隨著幾大基地的陸續投產,眾品不僅取得了河南省內生豬屠宰第一的成績,而且可以輻射包括山東、河北、江蘇、安徽、山西、湖北等六省在內的大中原區域。
機緣巧合的是,這五大基地有三個布局在中原經濟區的河南邊界。
“龍頭企業是為農業服務的,是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眾品應該立足于河南,面向全國,盡快把企業做大做強。”——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2009年12月在眾品集團調研時如是要求。
盧展工在眾品集團調研時的要求,也是“眾品人”努力的方向。在產業布局上,眾品集團始終堅持“立足中原,面向全國,融入全球”的理念,在天津、吉林、江蘇、四川、河北等地不斷“跑馬圈地”,采用“自己投資建廠、自己經營”和“由別人投資建廠、眾品租賃經營”的“兩條腿走路”擴張模式,實現低成本擴張。
在以河南為中心的中部地區和華北、東北、華東、西南等地區布局眾品產業基地,先后建設了15個標準化食品加工和冷鏈物流產業基地,年加工生豬超過1000萬頭,精深加工肉制品15萬噸/年、果蔬產品10萬噸/年。
2011年11月11日,由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昆山眾品冷鏈物流園”項目在昆山張浦奠基。該項目將建19.5萬平方米的冷鏈物流中心及2.2萬平方米的展示交易中心和配套物流中心,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冷鏈物流基地,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物流貨值490億元。
“我們的要做全國重點區域品牌。”眾品董事長朱獻福說,以前我們做的是大中原的“聚變”,以后做的是全中國的“裂變”。以前是以長葛基地為模板在河南進行單廠復制;以后是以河南區域為模板,在全國實行區域復制。
眾品一小步,行業一大步
馬水明是長葛市石象鄉古佛村農民。1997年之前,他一直種植傳統農作物,精耕細作四畝地,一年僅有1000多元的純收入。后來在眾品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他開始種植西蘭花、薺菜、甜玉米、毛豆等經濟類作物,收入比從前翻了幾番?,F在,他依托眾品公司生產、物流、營銷平臺當起了老板,做起了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成為帶動附近鄉鎮農民發展特色農業的“領頭雁”。
“眾品公司的成功并不僅是一個企業的成功,它更多地帶動了一個群體的成功。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分享眾品公司的成功,有城市的企業職工,更有廣大農村進入眾品‘產業鏈’的農民工。‘眾品’這個‘農’字號品牌正日益顯示出其蓬勃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影響力。”長葛市一領導如是說。
從“多方合作”的合縱之舉,到“打造肉類產業鏈整合商”的聯橫戰略,從“立足大中原”到“融入全國、面向全球”的產業布局,對眾品來說,每個戰略或許只是其發展進程中的一小步,但對肉食品行業來說,眾品產生的經濟輻射效益和推動作用可謂是整個行業的一大步。
當前全國肉食品行業洗牌和資源整合的步伐無疑正在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這對企業、產業、區域發展都是一次歷史性的機遇。
國務院《關于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畜牧業生產,建設全國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建成全國農業現代化先行區就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朱獻福說:“有了政策支持,很多困擾我們這個行業的問題將會最終得到解決。”
眼下,眾品合縱聯橫成為行業翹楚;未來,眾品占盡天時地利必為新貴。